欢迎访问

icon

兰大港澳台办公室

引智项目申报系统

学生出国境项目申报系统

学生交流

首页 > 学生交流 > 交流感言

【瑞典】在北极圈附近的五个月

      更新于:   阅读:0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 占佳鸣

  我在瑞典的Halmstad University(哈姆斯塔德大学),它可能就和榆中校区的两个篮球场加一个足球场加一个食堂一样大了吧。工业风格的建筑风格各异,四四方方的楼并不与外界隔开,很多落地玻璃窗,百度百科上有它仅有的两张照骗。

  这座大学以它所在的城市命名,按人口来算,维基百科说,截至2012年为止,Halmstad的数字是9万多一点,在瑞典排第20位。

  在这里呆了一学期的交换生说,这里是boring halmstad。

  它其实超美的啦!

  交换生每学期需修够30学分。这边大学里的一门课基本上是7.5分,当然也有30学分的课让你整个学期都只学它,看你怎么选。

  我选了4门各7.5学分的课,由于学校没有新闻专业的课程,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自(sui)由(bian)发(luan)挥(xuan)了。

  一门商科的课,一门英语课,一门文学课和一门教育学的课。

  1月16号开学,我因为觉得假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能在家多呆一天是一天,结果开学前一天晚上大半夜才到我住的公寓,一个瑞典老奶奶家。

  城市很小,路上橘黄的灯光不算太亮,我都来不及憧憬,来不及把口袋里准备好的中国结送给到火车站接我的瑞典女生,就哼哧哼哧地搬着行李上了会咔吱咔吱叫的旋转楼梯。


  稀里糊涂尴尬紧张?

  开学第二天就有一节早上八点钟的课。

  怎么从家里去学校呢?

  谷歌地图说步行45分钟,我怀揣着想打探这座城市的好奇心,打算走着去。

  早上7点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我看看手机,谷歌说我距离目的地还有三四百米,我转来转去都找不到学校的门(因为它根本没有所谓地写了XX大学的大门!)。

  不知道哪来的释然,那不如就随便晃荡一下好了。

  第一节课,商科课,development of new good and service, 就这样被我翘掉了。

  所以第二节课的忐忑不安更加浓烈。

  这节课是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找座位对我来说都是难题,更别说张口搭讪了。靠反正谁都不认识,坐哪里都一样。密密麻麻的黄头发蓝眼睛大胡子,长得好像都一样又不一样,晕眩。

  老师一来就吆喝着分组,说第一节课已经大致分好组了,剩下那些没组的同学赶紧找组员。

  剩?下?的……我啊!!

  怎么办怎么办我要找谁我要找谁,不不不,谁……要……我…… 这时候东方少女的含蓄稳稳地压住了我如坐针毡的身体,好紧张可是还是要静默微笑!对呀我真的很怂!

  大家纷纷都离开座位走向组员,我也不奢望哪个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哈哈)的同学过来主动邀请我,嘿,不是所有人都像咱们想的那样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

  在身后的小哥那句“谁还没有组”还没讲完的时候,我又一次鼓足勇气抬起仿佛比我托运行李还要重的手,“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注:括号内为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内心独白)!”

  于是我就这样误打误撞地冲进了一个找不到救命稻草中国人的小组,和英国Charlie,巴西Andre,德国超高颜值情侣Jannik和Alena成为了组员。

  我静默微笑地看他们四人攀谈,查理和安德烈上学期就来了,相互很熟悉,德国情侣应该不需要电灯泡,那我就微笑,尴尬紧张,也微笑就好。

  微笑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们英文怎么可以这么好讲这么快!!!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在讲什么吗???

  老师你刚说了什么??我们等下要做什么??小组讨论要讨论什么??

  对,都怪哈姆的风太大。

  毕竟我还是一个连facebook是课上才刚下载,沉浸在百度网盘,不会用google drive编辑小组论文,不知道被我们小组选定的产品hummus是个啥东西的孩子。

  我们常会用文化差异这个词回答为什么会有交流困难的问题,它的确存在,比如我懂的东西组员们一脸懵逼,他们讲的东西我听的继续保持大脑空白般的微笑。

  要张口的时候,发现语言应该才是更重要。差异无时无刻无处不存在,承认就好嘛,又不是你懂我的,我懂你的,我们才可以成为朋友。

我无法要求波兰女生给我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国小哥向我歌颂中国梦,荷兰小哥嗷一嗓子就是最炫民族风,可是我们依旧可以成为朋友,开口就好,哪怕随便乱聊。

  不知道,不一样,不好,不行,可能才是我们成为朋友的理由。

  说惯了“对耶!”、“好哇!”、“是呀!”的我,需要时间。

  挣扎史——

  ·和组员讨论时憋话憋到要出幻觉

  ·生硬插话表达自己的一点想法

  ·在小组的群聊里略微尴尬地和大家开玩笑生怕没人回复

  ·参加眼花缭乱的欢迎趴体问姓名问国家然后马上忘记然后又问下一个人同样的问题然后同样忘记

  ·和一个瑞典小哥聊了两三个小时的呃呃啊啊

  ·小小忐忑地同一个法国女生单独出去吃午饭逛街聊天半个白天

  ·和各国美女们一起过复活节我第一次做了杯子蛋糕给大家吃虽然还有没有人主动去吃的尴尬

  ·印度说我像十三岁的小朋友我说他是grandpa

  ·和其他中国女生煮饭给一桌其他七八个外国女生吃不自觉地想要介绍各种菜

  ·到瑞典家里和她们一起安静地时不时说句话地做三明治

  ·和德奥波美土一起去学生会的烧烤一起吐槽这个坑爹的活动

  ·鼓起勇气在做饭时和美国聊天发现我们也可以聊得很开心

  ·和波兰土耳其一起唱自制简易卡拉OK一起跳舞

  ·和奥地利聊天聊到不想离开

  ·德国说Jiaming我喜欢你拍的照片

  ·英国教我纯正通俗口语

  ·法国说Jiaming我们还没有合照耶快快快来拍一张啦!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只在地理课本上

  文学课的全名是Scandinavian Literary and Visual Culture,我很喜欢这门课,更喜欢这门课的两位老师。

  授课方式分为lecture和seminar,lecture以老师上课讲课为主,seminar是课堂讨论,一般老师都会让座位周围的三四个同学相互讨论,最后再请同学在课堂上发言。

  对我来说,一开始真的会很紧张,最最重要的因素是,让我在一堆人面前用英文发言,太太太不好意思了!但我那颗想发言的心,急速地扑通咚哒咣当了好久。

  我自己也感到很惊讶,没想到上大学后懒惰了这么久的我,仍还有像小学生那种迫切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灵魂。

  我尝试从后排的座位慢慢挪动到前排,坐到第一排,老师无法无视我的位置(哈哈),尽可能地让老师能察觉我面部呈现的想要表达的那种表情,让老师“邀请”我发言。因为既然无法主动,那就“主动地被动”好了。

  两位老师都非常非常和善耐心,学生发言的时候,他会看着你的眼睛,你可以感受到他的认真聆听,他不会打断你,即使你讲得会有些磕绊,他会慢慢等你表达清楚,发言结束后,他不是马上就回答你,他会思考一会儿,告诉你他的想法,然后问你,你觉得是这样吗?

  一位老师负责Scandinavian Literary的部分,老师上课会给我们读书,是那种端起书本,一字一句念给大家听的那种读书。

  有一次课讲的是瑞典的儿童绘本,老师把桌子挪开,让大家把椅子推到一起,他在中间,一页一页地读。

  空气里只有故事的声音。

  故事大概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不喜欢和他的男生小伙伴们踢球,他总是看着另一边的女孩子们,很想加入她们,和她们一起戴漂亮的头饰,穿好看的裙子,手拉手转圈。

  有一天,小男孩的朋友发现他不见了,到处找他,发现小男孩在偷偷地穿女孩子的裙子。然后,他们和小男孩一起,叫上女孩子们,所有人都穿上漂亮的裙子,大家一起跳舞转圈,玩得很开心。

  在后来的课堂讨论上,好多同学都以为结局会是,当小男孩的朋友发现小男孩的“怪异”行为后,就远离他、嘲笑他,因为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女孩子就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我们一整节课,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都在想,这样的书传递出的信息,瑞典的小朋友们看得懂吗?这样的书,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同样有思考的空间吧。

  我们一起唱歌吧

  尽管一开始很害羞要和很多完全不认识的外国人呆在一起,可是我实在是按捺不住对合唱团的向往,按捺不住“再挣扎一下吧去吧去吧”的呼声,我还是去了并且坚持去了Köörmit,大学里的合唱团,1992年成立的。

  排练时间是每周一下午六点到八点,中间会有半小时的fika时间,也就是瑞典的咖啡时间。

  每次合唱结束,我都会被歌曲洗脑洗得一路,不停哼歌,也觉得很感动,感动那种由衷的快乐,所有人因为喜欢而享受,因为享受而快乐。

一开始我以为它是一个学生社团,后来发现,合唱团里有着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成员,好多已经结婚成家,也有带着小朋友一起来排练的,它不仅仅为学生开放,只要你喜欢唱歌,它都欢迎你来。

  年龄在这里似乎真的不是你不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

  我常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潇洒地速度与激情。从我身旁掠过的一辆轿车里的司机,是一位打扮时髦的老妇人。阳光很好的午后,几个老爷爷你拉风琴我唱歌地在草地上忘情演出。健身房里,那位和我一起上跳舞课的女士应该已是退休的年纪。

  就像我们合唱团的指挥,我真的觉得她好美好美,因为音乐,因为热爱,我们所有人聚集在一起。非常幸运,我参加了一次教堂的演出和一次学校的演出。

  在教堂唱歌的时候,第一曲歌是我们边唱边走进教堂,歌声萦绕在整个建筑里,很空灵,不知道是不是受氛围的影响,我激动得似乎在几秒钟内失去了声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突然涌上来。

  为什么呢?我也说不出来了,我只记得有过那种特别的感受,发自内心的触动。

  写了好多,可是我还可以和你讲很多个五毛钱。

  学到了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下,我暂时会觉得是,有喜欢,有趣,有可能。

  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去做的事情,而且不害怕拒绝不想做的事情,也有勇气接受拒绝后将会失去的东西。

  感谢所有!

 编辑:汪倩蕾

    Copyrights © 2022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
    电话: 0086-931-8912852/8913790/8912076/8912854/8915626 传真: 0086-931-8617355/8915330 陇ICP备10000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