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icon

兰大港澳台办公室

引智项目申报系统

学生出国境项目申报系统

学生交流

首页 > 学生交流 > 交流感言

【中国台湾】交流总结

      更新于:   阅读:0

历史文化学院   吴雪洁

在来到台湾之前,一切都是煎熬的等待,等待录取结果,等待通行证的办理……收拾寝室时,当我接到港澳台办公室老师的电话,告诉我可以去东华大学交流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激动的。终于在九月的第三天来到了台湾,此时的我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来到台湾的第一天,就直接奔向了花莲。已入初秋,天气不算很热,但是对于已经习惯北方气候的我,还是有些不适应,太阳很晒,感觉一运动就会出很多汗,还好室内有冷气,吹吹冷气就会好很多。

饮食不是很习惯,台湾的食物偏甜口,小吃很多,爱吃辣的我,很痛苦。

台湾同胞为人很热心,经常有人主动带你去外面游玩,还有热情的朋友主动帮你拍出美美的照片。

东华历史底蕴深厚,海岸山脉的孕育让它更加美丽和亲近自然。处处都有浓密的老树,还有很多鸽子,校犬会在人身边赖着不肯走,它们看到人不害怕也不闪躲,好像看到久违的朋友一样,让人忍不住想摸摸他。人和自然真正地融为了一体,每天清晨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便是最好的闹钟。每次去上课的路上,都可以看到悠闲的鸽子,就算是人走在他身边也不会飞走,像去郊游的孩子,一路上有看不完的美景,说不完的好奇,用不完的好心情。学校的建筑物也别具一格。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便是图书馆。我爱图书馆前面大片大片的绿草地,天晴时,蓝天绿草映像着图书馆的身躯,好似一幅明媚的水彩画。图书馆前面的大道通往行政大楼,大道两旁有浓密的草坪。

交换期间接触了许多东华大学优秀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感受到教育管道上细枝末节的差别。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明快活跃,大多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既新增了团队合作能力又增进了相互交流和彼此的友谊。虽然平时的小考比原来多了,但是有助于知识的及时巩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距离感,十分亲切,对交换生也是颇为关心和照顾的。在历史专业领域上,得到了许多点拨,陈元朋、朱景鹏等老师都是充满了个人魅力的人生导师。在通识选修课上,刘慧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东华“通才教育”的高深造诣。此外,课外的实践活动,学术性的讲座、论坛也很丰富,不乏一些早有耳闻的名家。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来到台湾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背起行囊,去领略一番宝岛的风采。大家利用课余闲暇的时间,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自由行的行列中。不同的都市有着不同的节奏。或快或慢。

台北的生活是快节奏的,工作日早早就可以看见穿着校服和西装笔挺的上班族穿梭在捷运站之间。华灯初上,瞭望高耸的101大厦,走一走繁华的忠孝东路,感受在猫空缆车上将整个都市尽收眼底的畅快淋漓。闲暇时,可以去离市区不远的北投来个温泉之旅,去淡水的渔人码头看看夕阳,逗弄路边闲散伸着懒腰的猫咪,或是去九份喝杯咖啡逛逛老街来一碗阿婆的芋圆。感受到都市之外的另一种恬静,让人忘却所有忧愁。

花莲有着仿佛世外桃源般的奇妙,东部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面对着太平洋,在沿海公路上奔驰,远眺起伏的浪花,其间嬉戏的海豚。乘轮船出海,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鲸鱼。仰视太鲁阁的悬崖峭壁,不禁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台湾之行,让我明白了很多。人无完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台湾之行,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更加独立,更加学会思考、更加懂得生活、也更加明确了我今后的目标和追求。这段旅程落下帷幕,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下一段旅程还在等待着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好亲切的待人处事之道,都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我所遇见的千千万万个微笑,将化作一种力量,努力向前。也将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学会感恩,勿忘本心。


    Copyrights © 2023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
    电话: 0086-931-8912852/8913790/8912076/8912854/8915626 传真: 0086-931-8617355/8915330 陇ICP备10000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