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消息速递

国际中文日|论简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罗端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师生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10

阅读量:109


      

 西北地区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汉、藏、回、蒙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融碰撞,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文明图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和语言接触现象。深入西北地区进行语言接触研究,可以揭示语言演变和语言变异的规律,为语言学领域的发展供宝贵的资源和范例。

 2024国际中文日,让我们跟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罗端教授和兰州大学文学院敏春芳教授一起探讨中国西北地区的语言资源和语言财富。

  2024429日下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西北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兰州大学文学院敏春芳教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兰州大学文学院、三所共建孔子学院及海内外多所高校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主任迟刚对罗端教授表示欢迎。他指出,兰州大学依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肩负着提升西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使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语言资源丰富,国内外学者对西北方言的深入讨论有助于广泛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文化,务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罗端教授首先对唐汪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进行了介绍,指出唐汪话的句法特征体现在名词词组、语序、体貌等方面,其中名词词组与北方官话表现出平行的特点。在OV语序的简单句中,主语的标准位置在句首,宾语和状语通常出现在主语和动词之间,而在VO语序的句子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量化的、不定指的受事宾语常出现在动词+体貌标记之后;第二,在句法层面上及物动词与其受事宾语组成一个动宾词组结构。

 罗端教授还提出唐汪话明确区分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形式,通过对用法的考察及在汉语史上语法化过程的梳理,推测出唐汪话语法层面的体貌体系是由汉语本有常用标记适应而发展出来的体系。此外,罗端教授指出,字从句中,应该视为话题标记,并对唐汪话中表达独立句和从句之间的从属关系的策略做了小结。 

 罗端教授认为唐汪话是西北方言的特殊变体,而且其在音韵、词汇、形态和句法特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在甘青地区其他方言中也有所体现,因此,这些特征也不能视为由语言接触引起的变化。

 敏春芳教授对西北语言接触研究的大背景进行了补充概括。敏春芳教授首先对中国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区进行介绍,着重强调了我国西北地区在语言接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聚居的人文社会环境,这里分布着汉、回、藏、蒙古、东乡、撒拉、土、裕固、保安、哈萨克等民族,西北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区。在此基础上敏春芳教授介绍了北方汉语接触的主要特征就是北方汉语阿尔泰化,具体表现为声调和量词的减少,格标记、复数标记等的增加,语序和句法方面也有地域特点。报告期间,线上线下的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西北师范大学杨同军教授、法国学者朱莉、兰州大学文学院张景桐同学等多名师生与罗端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最早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和参加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的高校之一,兰州大学依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在第15联合国中文日暨第5国际中文日活动期间,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多次举办新起航计划汉字文明系列学术活动,进一步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

   【新闻背景】

国际中文教育新起航计划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它不仅是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更是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形象的关键窗口。为此,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于2021年特别推出国际中文教育新起航计划,旨在以三所孔院为平台,联动校内各单位,与驻在国高水平院校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人文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

2022年,新起航计划之学术提升板块拉开帷幕。文学院与孔院办等单位共同策划举办汉字文明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与中文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2023年,由文学院与孔院办共同策划资助、敏春芳教授主编并出版《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与中文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从我校共建孔院等广泛汇集与孔院教学、科研、管理和规划发展相关文稿,迈出了持续促进孔子学院学术化内涵式转型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