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消息速递

国际中文日|论简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罗端教授应邀参观甘肃省简牍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5-11

阅读量:105


image.png

 甘肃简牍博物馆属国家公益一类专题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主要承担甘肃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的职责。简牍文物是甘肃省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汉塞边关出土的数万枚简牍内容丰富,不仅记录了两千多年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还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中亚、西亚等地区古老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研究中具有补史、证史和纠史作用。2024“国际中文日活动期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亚语言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学家罗端教授来到这里,阅中国,感受甘肃独特的文化基因。

   55日上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亚语言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学家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应邀参观访问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大学文学院敏春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洪帅教授等专家及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活动。

image.png

 罗端教授认真听取了博物馆讲解员关于甘肃简牍形制、制作、出土地、研究整理情况等的详细介绍,并与在场人员展开讨论,结合简牍实物为现场师生讲解汉字文明。罗端教授还现场参与了轻松活泼、富有个性化色彩的汉代通关关牒制作活动。

image.png

image.png

 参观结束后,罗端教授与在场专家进行了座谈。罗端教授表示,甘肃简牍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简牍研究对了解中国中古时代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上的开拓兴盛,以及汉字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期间,罗端教授还与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研究员持续开展深入交流,并就后续学术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image.png

   429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亚语言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学家罗端教授应邀与兰州大学文学院敏春芳教授共同为我校三所共建孔子学院及广大汉语爱好者作了题为《追溯源头赓续中华文明——中国西北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的精彩学术报告。52-5日,罗端教授、杨永龙研究员、敏春芳教授还赴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唐汪镇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针对唐汪话和甘沟话语法展开方言调研活动。

   2024年是法中两国建交60周年,也是法中文化旅游年,值此美好时节,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暨第五个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拉开帷幕。作为最早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和参加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的高校之一,兰州大学依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兰州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文学院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CNRS-CRALO-EHESS)合作举办2024年国际中文日新起航计划汉字文明系列学术活动,旨在加强中外文明互赏互鉴,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和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